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揭阳站长网 (https://www.0663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大数据 > 正文

当手机拍照遇到AI

发布时间:2021-07-22 21:29:30 所属栏目:大数据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回顾过去大半年的手机圈,智能手机厂们已经从全面屏大战过渡到人工智能(AI)之争,纷纷不断加强着自身手机的AI属性,引爆了2018年智能手机业第一个爆点AI拍照。 经过赋能的AI拍照一方面以可视化抢占先机,拍照效果可见可得,更是获取用户对其品牌认同与粘度的
 回顾过去大半年的手机圈,智能手机厂们已经从“全面屏”大战过渡到“人工智能(AI)”之争,纷纷不断加强着自身手机的“AI属性”,引爆了2018年智能手机业第一个爆点——AI拍照。
经过赋能的AI拍照一方面以“可视化”抢占先机,拍照效果可见可得,更是获取用户对其品牌认同与粘度的重要砝码。综观目前手机AI拍照从当的市场上看,主要可分为“三个流派”:“芯片派”,“摄像头派”与“APP派”。
 
当手机拍照遇到人工智能
 
自从华为推出以AI拍照为主打的荣耀V10,并其拍照效果获得市场认可后,用AI对手机拍照进行革新,改善拍照质量一时间也牵动了各大厂商的“神经”。“AI拍照”的魅力在于手机可自动识别各类环境,并相应地调整相机设置,以此来让拍摄达到最优异的效果。
 
以荣耀V10“会思考的摄影术”为例,可以自动识别拍照场景,然后自动匹配相关参数,智慧识别的场景包括人像、美食、日出日落、夜景等13种,已经几乎涵盖平时所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场景。简而言之,当手机拍照遇到AI不仅实现高度的自动化,而且拍照效果好,从像素与画质来看,各大厂商打出“媲美单反”等标签,有颠覆传统单反的意味在。
 
各大厂纷纷祭出AI拍照概念,催熟此一市场。根据IDC公布2018年Q1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情况显示,全球出货3.34亿部智能手机,同比下降2.9%,而最大的中国市场出货量首次跌破1亿部,这是2013年以来的首次情况。显示用户对于换机缺乏新动能与手机市场的饱和度已高,而推陈出新的AI应用正是被寄予能为手机市场带来新动能的“杀手级应用”。
 
AI拍照的三个流派
 
AI拍照产品层出不穷,发展多元化,但从当前的市场产品上看,主要分为“三个流派”:
 
1、“芯片派”。基于专用芯片来实现手机的AI摄影功能,用户可以体验到AI的多样化和增长性,实现对各式各样的摄影需求进行通用加速处理。以iPhoneX利用A11仿生芯片为例,可以与结构光传感器、深度陀螺仪进行结合,处理人脸、AR等任务,并可以快速处理图像识别;同时华为的麒麟与寒武纪AI芯片集成,用AI芯片来识别拍照场景,也走的此流派。
 
甚至,撇去AI专用芯片,还有专用图像处理协处理器,即Image Processing Unit(IPU),专门用来结合云计算与算法集群处理AI拍照与视频任务,其秘诀是在摄像头区域里藏了以算法和AI图像处理单元完成动态模糊摄影等摄影能力的补偿,甚至以算法实现对空间感等摄影元素的AI计算,以谷歌pixel2为代表。
 
2、“摄像头派”。走的是物理光学路径,通过对光学系统的设计,实现在高中低各个频段达到均衡,保证图像的细节、层次和轮廓的品质。以“华为+徕卡”为例,其HUAWEI P20采用采用了后置4000万像素彩色+2000万像素黑白+800万像素长焦的徕卡三镜头设计,f/1.8+f/1.6+f/2.4大光圈。1/1.7英寸型大尺寸传感器,可实现ISO 102400的感光度,达到了一些微单的级别。
 
值得一提的是,对于摄像头元器件的提升不单只在于拍照这一功能上。近期OPPO发布的Find X所搭载的可升降镜头(双轨潜望结构)作为此款手机的最大亮点,通过电动马达可以快速升起前置摄像头以及3D感测元器件。O-Face 3D结构光技术也吸引大众目光,该技术通过光学手段获取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结构,再对这一信息进行更深度的应用,例如解锁、支付等。
 
3、“APP派”。在有限算力的前提下,通过在APP里集成了机器学习算法,用来识别拍摄人像和背景、光源间的关系,从而把人像分离出来。比如场景识别拍照、用机器学习进行人脸和人体轮廓识别,自动进行背景虚化和抠图等等。
 
以具体应用场景为出发点的“APP派”,从人脸识别到安防、金融等领域,其核心门槛为算法层技术。以商汤科技的“SenseTotem视图情报研判系统” ,以及“SenseFace人脸布控实战平台”为代表并运用到与OPPO等手机品牌的合作上。
 
作为最为直观感受的功能之一,AI拍摄任务的效果和效率必须同时基于技术和智能硬件、软件与物理光学之间的协作,才能发挥最大粽效,现阶段大多数厂商所谓的AI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。随着技术革新与时代发展,AI落地手机已是大势所趋,但是,在技术全面成熟与落地之前,保障好用户体验,而非简单的噱头营销,这才是目前的“大势”,这一切才刚刚开始。
 
AI价值的回归于更好的用户体验
 
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,未来四年,搭载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智能手机数量将会上涨70%,从2017年的10%提升到2020年的80%。Gartner认为, “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,手机厂商们只能寻找新的方式实现产品差异化。未来,手机上的AI功能可以让手机拥有学习的能力,帮助用户做计划、解决问题。”
 
显然,在AI手机市场众声喧哗的景况下,真正的AI手机,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使用户使用便捷化、高效化,让人们能够真正的因AI而受益,因此用户体验才是当下AI手机所有问题的交合点。
 
华为荣耀品牌总裁赵明便认为,未来手机厂商的竞争关键一定不再是供应链,而是如何通过AI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。一个理想的场景是,以后摄像功能中还会镶嵌进更多功能,通过实时识别提升用户体验。

(编辑:揭阳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